我们知道:人的色彩感觉大体分为直觉反映和思维反映两个阶段。直觉反映是指人看到色彩后的感觉,思维反映是人对色彩的判断和选择。儿童对色彩的认识和联想主要来源于直觉反映,他们受到物体的感官刺激,就会产生色彩联想。
《五味瓶》一课就是针对儿童的这一特点编设的。为了使孩子们能对这种无形的味道进行准确的感知,恰倒好处的进行有形的表现,我设计了“闻一闻、尝一尝”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五味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觉,针对自己尝到五味后的表情、感受以及由此联想到的颜色或物体进行讨论,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口语表达对味道的认知。接着我又利用游戏连线,鼓励学生把对应味道的颜色、物体找出来,如:辣——红、橙——辣椒、火锅,酸——黄、绿——柠檬、酸杏,咸——白、蓝——盐、海水,苦——黑、棕——咖啡、中药,甜——粉、红、黄——糖果、苹果……这种亲身体验和连线游戏使学生感受直观印象深刻,化解了创作的难度。学生在创作实践中不受束缚,可以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虽然在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无序、稚拙,但作品所体现的鲜明个性、自然童真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我感到了学生的创作潜能。
新课改要求学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张显个性,自由地尽情地去表现对周围以及美好事物的感受。而这种表现美的能力,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和适当的放纵。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留给学生大量的空
间讨论交流,自由地畅谈感受,提出想法,虽然课堂显得有点“乱”,但学生的学习变得自主。这正符合了学生在新课改后的学习模式:主动、乐学、勤思、共进。
不过,本课忽略了对各种材料的尝试和运用。我想今后再上这样的课,应该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会呈现不同的感受和心情,
教学反思-五味瓶1那么,利用不同质地的材料来表现味道,也会给人以全新的感觉。方法材料的不断创新既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也能拓宽课堂知识面,使学生对美术课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个新的认识。
总之,本课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改的创新。上这样的课,教师除了要准备有形的课程资源外,还要具备引领学生从体验、感受到联想、创造,最后再到发展、提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