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 50 150 500 专题1 专题20 专题40 专题60
欢迎来到存起来软件站,找素材,搜软件,就上存起来软件站!

《溶质的质量分数》

类别:化学教案 上传时间:2024-07-13
下载
压缩包解压密码:www.cqlsoft.com
《溶质的质量分数》

  教学目标

  ①认识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②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实验准备

  投影仪及相关图片。

  实验用品:烧杯、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水、食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点评

  教师:(投影显示)市售过氧乙酸\[c2h4o3\],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如下:

  名称       质量分数

  过氧乙酸   40%

  水         55%

  双氧水      5%

  此信息表明的含义有哪些?

  学生: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为40%,表示每100份质量的过氧乙酸溶液含40份质量的过氧乙酸、55份质量的水和5份质量的双氧水。

  复习旧知拓展视野。教师:你们回答得很不错!同学们,我们家住农村,你们在家有没有看到过父母在种地时选种的过程啊?

  学生:(不少同学)见过。

  教师:你们能简单地说说这个过程吗?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好像是先要配什么药水,然后把种子放到药水中,就把好种子选出来了。

  教师:那么,你知不知道,他们配的是什么药水啊?

  学生:不知道!

  教师:其实,他们配的药水只不过是盐水,但却规定了一定的溶质质量分数,通常是16%的。那么你想不想在配药水时帮帮父母呢?

  学生:当然想了!

  选种子的药水原来是盐水!学生顿悟。紧接着教师再抛出一个新问题,将学生引入到下一个环节。教师:那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用两种方法来配制16%的食盐水。我们先一起来看桌子上的仪器和药品(师生一起:烧杯、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水、食盐、20%的食盐溶液)。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配制选种液。在此之前,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3,把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归纳一下。

  学生:(看书,并通过讨论,进行归纳)

  师生共同总结: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为:

  1�奔扑悖�2�背屏浚�3�迸渲疲�4�弊捌浚�贴签。

  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了自学能力。教师:下面我们开始用第一种方案配制该选种液:请你用水和食盐为原料,配制50克16%的溶液。

  师生一起:计算要配制50克16%的选种液,需要水和食盐各多少克?(学生思考、计算;师生交流,教师适时加以点拨)

  教师:(板书)

  解:已知溶液的质量是50克,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6% ,

  所需溶剂的质量为:50 g×16%=8 g

  所需溶剂的质量为:50 g-8 g=42 g

  答:要配制50克16%的选种液,需要水42克,食盐8克。

  教师:我们已经共同完成了配制的第一步:计算。下面进行探究实验。

  讲练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学生:用天平称取食盐的质量,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做巡回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以上操作)

  教师:好了,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实验小组已经完成了溶液的配制,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最后一步操作:装瓶,贴签。注意:你认为在标签上要注明什么?

  学生:应注明溶液的名称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学生进行操作)

  教师:好!第一种方法用食盐和水来配制溶液同学们完成得相当出色。但有时候,我们用到的药品不是纯净的溶质,而可能是某溶质质量分数的浓溶液,那在配制时又该怎么操作呢?

  不纸上谈兵,注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师指导细腻、得法。

  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引导思维。

  学生:往浓溶液里加水啊!

  教师:不错。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试试,用20%的食盐水如何配制100克16%的选种液,其步骤与第一种方法差不多,仍然是:1�奔扑悖�2�背屏浚�3�迸渲疲�4�弊捌浚�贴签。

  学生:先计算:要配制100克16%的选种液,需要水和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各多少克?

  教师:请你继续谈谈你的具体计算方法。

  学生:因为是加水稀释,所以整个过程中,溶质的质量是不变的,我们不妨设所需20%的食盐水的质量为x,那么其中含有的溶质质量就为20%x,而100克16%的食盐水中含有的溶质质量为:100 g×16%=16 g。

  教师:接下来同学们按照这个思路试着做一做。(投影显示解题格式与要求)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合作探究。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教师: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计算出的20%溶液是溶液的质量,可是液体的量在生活中更多的是用体积表示,那该怎么办呢?

  学生:用密度公式换算一下就行了。

  教师:一般情况下,16%的盐水的密度大约为1.03 g/l。

  学生:(进行计算)

  教师:我们的计算结果是:需要水的质量为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为        ml。完成以上计算后,接下来应该怎样操作呢?

  学生: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倒入一只干净的烧杯中,然后用量筒量取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的体积,加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后装瓶,再贴上标签。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重点研习“计算”这个步骤,而略讲“称量”“配制”“装瓶、贴签”几步。重难点突破措施得力。教师:同学们的计算和实验操作都做得很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我们获得了哪些新知识和技能,请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学生:(学生分组交流看法和观点,达成共识)

  教师:(布置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课堂总结形式新颖。

  点 评

  本节课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把枯燥的计算演绎成学生的实验、生活体验,用一系列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点拨思维、训练方法,既丰富了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化学意义,又做到了讲练结合、落实基础,在教学方法上是一节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好课。

  点评: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中心学校 陈光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