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 50 150 500 专题1 专题20 专题40 专题60
欢迎来到存起来软件站,找素材,搜软件,就上存起来软件站!
当前位置 >首页 >教案大全 >优秀教案
文档分类

优秀教案

  • 《比尾巴》教案

    《比尾巴》教案

      教学要求:  学会6个生字,认识3种笔画和3个偏旁.  会认9个字.  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背诵课文.  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动物,并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教具准备:  动物图片,动物头饰,课文字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课前板书课题:3比尾巴]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比尾巴》.请大家齐读课题.  请你们想一想,比尾巴比较的是什么 (动物的尾巴)  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观察几个动物的尾巴,比较一下它们的尾巴有什么
  • 关于综合实践教案模板

    关于综合实践教案模板

      一、激趣导入  《这是一个好地方》歌曲导入,引入主题我为夷陵做广告,欣赏视频(2分钟)  关注:学生的神态和视频  出示主题板书:童眼看夷陵(1分钟)  确定研究任务你最了解夷陵的什么?板书:美景,美食,柑橘,茶叶等等美景,美食,柑橘,茶叶等等(3分钟)  关注:学生回答  二、自由分组,拟定计划学生分组,拟定计划。  温馨提示教师巡视学生拟定计划并选择所需要的材料(2分钟)  关注:学生拟定计划并选择相应的材料  三、学生活动研究活动  开始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各组学生分组开展活动(15分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总复习《小数除法》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总复习《小数除法》教案

      《小数除法》在本册教材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小数除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相关运算,并且学习了小数乘法的基础上,对小数除法进行教学的,从而使学生建立完整的整数与小数四则运算的知识体系。通过对小数除法计算的教学,我体会如下:  一、处理好本单元内容中重、难点之间的关系  小数除法根据小数点处理方法不同,可以分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和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是本册内容的教学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所以要以小数除以
  • 《采薇》高一语文诗歌教案

    《采薇》高一语文诗歌教案

      一、说教材  《采薇》是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精读课文,选自《诗经.小雅》,描写了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思乡之苦的戍边士兵在归家途中的所思所想,这首诗虽然没有《关雎》《蒹葭》等名气大,但也是传诵千古的名句,充分体现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我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古典诗歌文化常识,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根据新课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以及初二学生诗歌鉴赏能力较弱的现状,我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
  • 幼儿园大班教案《月亮的味道》

    幼儿园大班教案《月亮的味道》

      ·活动纪实:一、引出故事师:小朋友刚过了中秋节,在中秋节那天小朋友都做了些什么事呀?幼:吃月饼、看月亮……师:小朋友吃过月饼,那有没有小朋友吃过月亮啊?幼:没有。月亮怎么能吃?师:小动物们看到圆圆的月亮,也想上去咬一口,尝尝看月亮到底是什么味道的。 *边说边出示挂图——蓝蓝的天空,贴上圆圆的月亮(图文结合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比较容易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二、叙述故事1、讲述故事开,引出故事中的小动物*    师幼互动,老师掌握故事主体内容,让小朋友猜下一个出现的是什么小动物。小动物的插图贴在黑
  • 安全卫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安全卫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形式:  团体或小组教学  教学方法:  故事启迪法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明白为什么要常剪指甲和如何剪指甲。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核心要素:  手指甲勤修剪既卫生又美观,剪完后把手洗脏指甲要清理  活动准备:  指甲刀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自我的'小手小脚,上头长着的圆圆的东西是什么?看看指甲里都藏着什么东西?爸爸妈妈经常用指甲刀帮我们做什么?为什么要剪指甲》  (二)关键步骤:  1.教师:小朋友,你自我会剪指甲吗?明白怎
  • 《云南的歌会》教案

    《云南的歌会》教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1.能力目标:了解作者及其创作风格;揣摩课文所写歌会的三种场合中唱歌的不同情景,体会内容和写法上的差异;体会作者的情感。  2.德育目标:了解云南的歌会,体会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领略民族风情美。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片极富情趣的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面中的唱歌的情景,三个场面的内容各是什么,写作手法上的不同特点是本文的教学重点的。教学流程示意(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
  • 《女娲补天》三年级下册教案

    《女娲补天》三年级下册教案

      一、交流谈话,切入文本  师:在夏夜的星空下,在冬日的炉火旁,我们也许听爷爷奶奶讲那些古老的故事,这些故事常常引起我们美好的遐想。今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女娲补天》。  二、初读课文,了解梗概  师:看了课题,你猜课文会讲哪些内容?  生:我猜课文会讲女娲怎么补天的。  生:课文会讲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生:会讲补天过程中发生的事情。  师:同学们都展开了想象,那课文具体讲了哪些内容呢?请大家快速朗读课文,并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生:(朗读课文,找答案)  师:(出示生字新词)谁来
  • 十几减8教案

    十几减8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8。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十几减8讲课教案 :8+3= 9+5= 7+6= 8+5=  7+4= 9+2= 9+8= 8+7=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9十( )=16 8十( )=13  9十( )=15 8十( )=17  3.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2。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 《三顾茅庐》剧本

    《三顾茅庐》剧本

      作者:高塘小学 唐海燕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92  浅谈预设中的应变性——由《三顾茅庐》教学片断想到的  作者:高塘小学 唐海燕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以教案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教师的任务是执行预设的教案、展开预设的教案,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对预设的标准答案的顺应和认同。这是一种“牵引式”的教学。学生很少有思维火花的碰撞,缺乏积极主动的探究,答案是统一的,学习是枯燥的,课堂气氛是沉闷的。  真实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