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 50 150 500 专题1 专题20 专题40 专题60
欢迎来到存起来软件站,找素材,搜软件,就上存起来软件站!
当前位置 >首页 >教案大全 >优秀教案
文档分类

优秀教案

  •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19《蓝色的树叶》学科语文总课时数1课时版本名称人民教育出版社页码89页-91页执教者龚晓红单元章节名称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年级二年级册次上册教学分析教材分析《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课文中的事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学生学习
  • 《认识东南西北》优秀教学反思

    《认识东南西北》优秀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造过程,数学教学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提出有关数学问题,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基于此认识,在教学《认识东南西北》时,我注重活化教材,注重强化体验,注重深化应用。采用“课前参与——课堂探索——课后延伸”三段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前参与中寻找抽象概念的感性认识,增强搜集信息的能力;在课堂探索中发现新知,构建新知,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在课后延伸中,提高知识应用的意识,产生新的学习需要。 
  • 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1、第61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 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的基础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
  •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图形分类》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图形分类》

      活动目标:  1、识别图形,并学着按图形颜色,形状,大小的不同进行二、三维分类。  2、在观察,比较中训练思维的正确性。  活动准备:  1、图形卡片大的红色,兰色若干。  2、幼儿操作的小的图形卡片各色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图形,按颜色,形状不同进行初步的分类。  教师:  1、小朋友,看,黑板上有什么?他们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颜色和形状不一样)  2、看我的图纸上有什么?(红、蓝)表示什么意思?谁来分一分?  3、我这里还有一张图纸?表示什么意思?我把图形再摆在一起,请小朋
  •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1问好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鞠躬)我是今天的1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程》,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2总括语  为了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突出数学课标的教学理念,在讲授过程中我既要做到精讲精练,又要放手引导学生参与尝试和讨论,展开思维活动。因此,本节课力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听讲式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式学习。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3教材分析  教材是进行教学评判的依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

      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及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决策。小学阶段学习统计与概率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随机观点来理解现实世界,初步掌握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方法,逐步形成统计的观念,通过统计与概率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人、自然和社会;在面对大量数据和不确定情境中制定较为合理的决策,形成数学分析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现实世界中的随机现象(不确定现象),能在不确定的情景中作出合理的判断
  •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课堂教学中补充材料的运用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课堂教学中补充材料的运用

      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89  sunyan 发表   今天,我教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这是一篇记叙文,课文讲述的是世界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过程,是一篇科学故事。教学前,我曾暗暗担心:这样的课文怎么教,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呢?通过课前自己阅读教材,我决定尝试:上线齐下来教授这篇课文。一条线是:雷奈克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过程。(思索——启示——发现——做成)另一条线是:雷奈克是个怎样的人)结果,两堂课(第一和第二课时,只教授了两小节,还有第三课时)教下来,我却发
  • 《生活中的数字》说课稿

    《生活中的数字》说课稿

      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选自大班数学领域《生活中的数字》。“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字这一活动内容灵活丰富,根据大班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他们对生活事物充满好奇心。《纲要》中指出:“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生活,使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我选择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数字在不同物品上的不同用途。  2、尝试运用数字纸条进行游戏活动,从中体验游戏的乐趣。  3、幼儿能对数字产生兴趣,能积极关注身边事物
  •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在还车之举中表现出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诚信的观念。  2、帮助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懂课文内容,体会父亲面临的是一个道德难题,深刻认识父亲的诚信品质。教学难点:  理解母亲说的话和文末照应的一句话。  课前准备:  1、图片(汽车)  2、收集有关赞美诚实、信用等方面的名言或谚语。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默读课文。  思考:(1)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2
  • 关于秋天的雨教案范文

    关于秋天的雨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展开想象,感受秋天的美好,感悟语言的优美。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4.在故事情境中体会到做错事要勇敢地面对解决。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品读第二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五彩缤纷”。  2.教学难点: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教师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创设情境。  2. 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