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 50 150 500 专题1 专题20 专题40 专题60
欢迎来到存起来软件站,找素材,搜软件,就上存起来软件站!
当前位置 >首页 >教案大全 >美术教案
文档分类

美术教案

  • 《新年音乐会》教案

    《新年音乐会》教案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歌曲内容,能够愉快地演唱歌曲,准确地唱出弱起拍。  2、能根据图片,学习完整正确地演唱歌曲并进行创编。  3、体验森林动物生活的自在和快乐。  活动准备  1、 图片、头饰:小松鼠、小白兔、小熊猫、小提琴、喇叭、小鼓  2、音乐磁带或CD,录音机一台  3、提琴、喇叭、小鼓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听提琴、喇叭、小鼓音乐。  教师准备3段乐器声音,让幼儿听,说出的相对应的乐器,并出示图片。  二、感知理解歌词内容,能愉快地演唱歌曲  今天啊森林里要开音乐会了,看看
  • 绿洲

    绿洲

      设计意图:  《有用的植物》主题开始了,树成为了孩子讨论的话题。虽然,我们也找来许多有关树在保护环境中的作用的相关材料,经过讨论,幼儿也会说出一些道理,但总感到缺乏情感的体验。  图画故事书《小仙人掌阿诺》中主人公小仙人掌阿诺一家的遭遇,十分形象地向幼儿揭示了沙漠化的危险,表现了战胜沙尘暴的行动,深得幼儿的喜爱。于是我们也和阿诺一起来植树造林就成了本次活动的主题。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线描的方法创造各种图案来表现不同的树。  2、了解树的作用,体验人与自然的关系。  活动准备:  1、
  • 新年帽

    新年帽

    新年帽漂亮的帽子活动目标:1、欣赏漂亮的帽子,了解帽子的作用。          2、引导幼儿大胆运用贴、团、印等技能装饰帽子。活动准备:1、装饰好的帽子若干顶(4-6)          2、漂亮的动(植)物图片若干,各种颜色的皱纸,印章、印泥等若干。          3、用纸剪好的“帽子”人手一份。          4、已学会唱《新年好》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新年好》进入活动室师: (听,这是什么歌呀?——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边走边唱)是呀,新年快到了,我们小朋友又要大一岁了,园长老师已经
  • 《小青蛙》教学设计

    《小青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清、晴、眼”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青、清、气、晴、情、请、生”等七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自主识字,正确区分青、清、晴、请、情,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了解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区分形近字“请、清、睛、晴、情”。  2、教学难点:了解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三、教具准备:  生词卡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播放视频,同学们
  • 采茶扑蝶

    采茶扑蝶

      一、活动目标:1. 初步感受民歌的特点。2. 学习采茶舞的基本动作,乐意用舞蹈的形式表现情感。二、活动准备:1. 乐曲:《采茶扑蝶》2. 能表现采茶情景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三 活动过程:1.请幼儿欣赏乐曲《采茶扑蝶》,说说听完之后的感觉。2.结合有关的图片或音像资料,讲述舞蹈动作及其所表现的采茶情景。3.示范采茶舞,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采茶、拔树枝、背着茶篮回家等情景。4.在教师的提示下,想象蝴蝶出现的情景,讨论如何用舞蹈动作表现蝴蝶出现和扑蝶的情景。(如蝴蝶飞得高,蝴蝶停下来,蝴蝶有飞走了
  • 我的故事教案

    我的故事教案

      活动目标:  1.回忆、描述日常生活中负面情绪爆发时的情景。  2.用象征性的绘画方式表达自己的生气情绪,知道调节心情的方法。  3.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 自制生气表情图  2. 画纸、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1. 看看生气的样子。  ——在故事《豆豆生气了》中,豆豆为什么生气?  ——生气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请幼儿做出生气的样子,相互观察,了解生气的表情和动
  • 有趣的椅子

    有趣的椅子

      活动目标:  1、探索椅子的各种玩法,练习平衡、跳等动作  2、锻炼腹部、腿部等肌肉  活动准备:  若干椅子、儿童贴纸(用于奖励做得好的孩子)  活动过程:  先做准备活动,动动身体(内容由老师定,可以是站立着举手、弯腰、侧身弯、蹲下、转身扭动等)  1、引出:小朋友们来幼儿园的时候每天都会和椅子一起,小椅子是我们的好伙伴,我们要好好爱护他们。那今天老师我来带大家和你们的小椅子一起玩游戏好不好?  2、探索椅子的玩法:小朋友们可以告诉我你们平常怎么玩椅子,或者你们觉得椅子可以怎么来玩,知道
  • 森林的故事

    森林的故事

      教学目标  1、领会运用描写这一表达方式的作用。  2、在运用描写的基础上恰当运用抒情、议论点明中心。  3、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风貌。  教学重点:领会运用描写这一表达方式的作用。  教学难点:在运用描写的基础上恰当运用议论点明中心。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教师网上下载《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的音乐。  学生听音乐。  为学生理解课文作好先期准备。  二、导入  请学生回顾有几种表达方式。  学生根据以往的积累回答。  为理解课文教学重点作铺垫。  三、初读课文 
  • 会变的颜色

    会变的颜色

      活动目标:  1、产生对颜色的兴趣。  2、通过颜色的变化,能仔细地观察实验。  3、通过探索懂得颜色的混合可以变成另外一种颜色。  活动准备:  1、桔子、茄子、白菜头饰各8个。  2、红、黄、蓝颜料,透明口杯,红、黄、蓝、橙、紫、绿色卡片若干。  3、棉签若干,调色盘,分别装有桔子、茄子、白菜图片篮子3个。  4、儿童音乐一首。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介绍今天来参加活动的成员,引出桔子宝宝,白菜宝宝,茄子宝宝,并让幼儿说出它们的颜色。  2、以小熊敲
  • 花被子

    花被子

    花被子小班美术活动:教学方案 一  活动背景:晨间活动和区域活动中,绘画区总是几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那里。为了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广泛兴趣,我就从一个“玩”字入手,精心选择绘画的工具材料,创设情境,用幼儿喜爱的印章、纸卷、瓶盖、笔套及色彩亮丽的颜料开展绘画活动,让幼儿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从中感受色彩的美、图案的美,变“要我画”为“我要画”。于是我设计了此活动:印章画--。 二  过程实录:(一)活动目标1  乐意参与印画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2  学习用多种手法进行印画,感知色彩、图案的美。 (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