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
50
150
500
专题1
专题20
专题40
专题60
欢迎来到存起来软件站,找素材,搜软件,就上存起来软件站!
首页
系统优化
备份/还原
桌面工具
硬盘工具
卸载软件
办公软件
文字处理
时钟日历
专题合集
更多
个人写作
当前位置 >
首页
>
教案大全
>
科学教案
文档分类
化学教案
美术教案
优秀教案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照镜子》导学案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镜子,了解镜子的不同用途。 2、感知比较各种镜子的不同特点,尝试探索镜子的其他用途。 3、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4、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镜子有很多种,有圆的、有方的、也有多边形的,摸一摸它感觉冰冰凉凉的、滑滑的。镜子的本领很大,不同的镜子看起来不一样,照起来也不一样。 组织幼儿讨论,探索镜子的不同特点。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讨论,比较平面镜和玻璃的不同之处。 师:镜子和
物质的特性
教 具 投影片 教学目标 1、理解密度的概念,能根据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了解熔化和凝固,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3、了解汽化和液化,蒸发和沸腾,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重 点 难 点 密度的计算,物质三态变化的应用 密度的计算,物质三态变化的应用 教学过程: 概念: 公式: 1、密度 单位:千克/米3 1克/厘米3 = 1000千克/米3 测定:固体、液体 求质量 应用:求体积 鉴别物质 ρ≠ρ 空心或不纯 2、物质三态变化
探索宇宙
探 索 宇 宙 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本节是从地球开始,逐步向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深处延伸,进而展示出宇宙结构的图景,并通过著名人物、论著和事件,向学生展示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最后是以“幻想与追求”为结题,鼓励同学们学好物理,实现人类探索太空的梦想,培养学生认识宇宙、探索宇宙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科学精神。为此,本节教学应以“问题”为基础,进行科学猜想和假设;通过文献探究和交流研讨等协作学习方式和互动式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存储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论证能力,以及团结协作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题 第一节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第1课时)中考资源网 执教 教学 目标 1. 知道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2.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 3. 树立爱科学,不断进取的精神
熔化和凝固
教学目标 1.知道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 2.知道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 3.知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能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4.会查熔点表. 5.通过晶体熔化实验,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1.引入新课: 方法1:利用教材上的素材。本节教材开头提出的:“黑龙江省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52.3,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这个问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联系了上节讲过的温度计,又可用来导入 新
温度的测量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测量原理 3、 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学会摄氏度的读法和写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摄氏温度的规定和温度计的制作 2、 正确使用温度计 三、教学方法:探究、学生边活动边讨论 四、教具:烧杯、温度计 五、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师 学生 导入 演示实验:学生上台来体验并进行描述,引出温度含义。 学生描述测体温 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过渡到新课。 提问: 温度是表示什么的
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重、难点: 1、 判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 解释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器材: 可密封的玻璃瓶、酒精灯、碘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物质由_______转变
《跳绳》教学设计
一、 教材内容 1、一分钟跳绳 2、迎面(快跳短绳)接力跑 二、指导思想 本节课以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项目“一分钟跳绳”为内容,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根据初中生生理、心理等特征,以提高学生跳绳耐力为重点。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并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良好习惯。 三、 教材分析 跳绳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体育项目,也是学生容易掌握和喜爱的项目,在生活中也较为常见,因此在教学中易于开展这一项课程。本节课教材“一分钟跳绳”既是体育中
《浮力》教案
(一)[教材]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二)[教学目标 ] (1)知道什么是浮力;(2)理解物理物体的浮沉条件;(3)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三)[重点难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产生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归纳 (五)[教学用具] 两端扎上橡皮膜的透明圆筒、弹簧秤、石块、细线、木块、水槽、水、酒精、煤油、盐、乒乓球、鸡蛋、石蜡块、玻璃块、氢气球。 (六)[教学过程 ] 一、复习提问:二力平衡条件是什么? 物体位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如
《动物》教案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亲近大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2、认识一些森林里的动物,初步了解森林被毁坏的后果,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森林里的动物。 难点:了解森林被毁坏的后果,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挂图、头饰、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昨天晚上井老师做了一个梦,你们想知道梦见什么了吗?(想)梦见了美丽的白雪公主,他告诉井老师在一片茂盛的
«
1
2
...
98
99
100
»
最新文档
《交通工具》教学设计
说课课题:耐久跑—健身跑(途中跑)
《交通工具》教案
《细胞》教案
第三部分 主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具体实验80例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溶解》教案
芽长成苗
《宇宙》教案
种子变成芽
三年级科学下册热胀冷缩教案
《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
《阳光》教学设计
植物的不同与相同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热门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