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 50 150 500 专题1 专题20 专题40 专题60
欢迎来到存起来软件站,找素材,搜软件,就上存起来软件站!
当前位置 >首页 >教案大全 >科学教案
文档分类

科学教案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作用和地位:  在学生了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后,学生了解了耳能够听见声音,但是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声音能引起耳膜的振动呢?教材围绕这个问题安排了几个演示实验:发生的音叉放入水中,发声的音叉轻轻触击悬挂的乒乓球,自己讲话时用手触摸自己的喉部等。对于学生来说,物体发声的现象并不陌生,然而对于发声体的振动,为此创设情景让学生对物体的发声现象进行仔细观察,总结概括出结论。本节为声学的重点内容,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总结概括能力。  2.教学重点与
  • 液体的热胀冷缩

    液体的热胀冷缩

      《热胀冷缩》是原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冷与热》单元的内容。教材共设计了4个活动:1、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2、其它液体也热胀冷缩吗;3、空气是否热胀冷缩;4、观察固体(铜球)的热胀冷缩。4个活动内容安排了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解决第一、二两个活动,第二课时解决第三、四两个活动。  新教材把这块内容放到了五年级下册,把《热胀冷缩》课文中的前面两个活动单独区分出来,形成了现在的《液体的热胀冷缩》一课,结构更加清晰。  第一个活动——观察水的体积变化,主要是引导学生根据观察时遇到的问题来改进实
  • 《地形的变化(1)》教案设计

    《地形的变化(1)》教案设计

    《地形的变化(1)》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目标:(1) 知道地形是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的,能解释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中国台湾海峡有森林遗迹。 (2) 知道促使地形发生变化的两种力量。 (3) 能区分哪些是内力作用,哪些是外力作用。 (4) 知道内力和外力作用的结果。2、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目标(1) 体验观察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2) 学生注意观察日常实例并利用课本知识来解决问题。(3) 学会关注流水和风力的影响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如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等
  • 雨下得有多大

    雨下得有多大

    雨下得有多大教学目标尝试根据空气的温度推测会不会下雨。知道下雨前空气温度会增加。知道用测量的方法可以明确空气的温度和降水的多少。知道计量标准的统一,才能得到正确的雨量测量效果。教学准备钉子、大头针、木板、长头发、硬纸板、纽扣、线轴、小锤、胶水、两粒小珠、彩笔。塑料瓶、剪刀、透明胶带、标尺。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检查学生带来的物品。复习引入。自主学习下雨前,空气的湿度会变大。我们通过观测空气的湿度变化,就可以判断会不会下雨。做个头发湿度计。小组合作来完成。小组展示各自的成果。师生小结。在一个下雨天,观察
  •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人和潮湿的木头是导体”,在理论上是无可置疑的。因此,教师通常在教学中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去说明这一“事实”。但是,我在这一个教学过程 中却在学生的发现中,把握住亮点,促进学生开展了新一轮的学习研究。  一、案例背景  这是四年级的一节科学课。这是我在听了联星小学一位青年教师的课之后上的一节课。受她的启发,我做了一个检验人体或湿木是否是导体的电流放大器模型来辅助教学。据我了解,我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导体与绝缘体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我认为:对于人体、潮湿的木头等的探究,这是孩子非常有兴趣的问
  • 4.5塑料

    4.5塑料

      在做《泡沫塑料做衣服》这篇阅读理解的题目的过程中,你将会怎么样的思考与反思呢?正确的解题思路与答案将会对你有个很大的帮助!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网络整理的《泡沫塑料做衣服》阅读题目及答案,相信这些文字会对你有所帮助!  提起泡沫塑料,我们大概都不陌生,它有些像咱们常说的海绵,但比海绵结实多了,用它搓澡、擦地板,特别耐用。  泡沫塑料有很多种,并不是所有的泡沫塑料都能用来做衣服,用于衣着的主要是聚氨基甲酸一类,它是好几种化学原料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它相当于软木的1/10那样轻,又像海绵那样软。它
  • 《脚内侧踢球》教案

    《脚内侧踢球》教案

      一、教材内容:  1、简介足球运动的发展概况及锻炼价值  2、学习脚内侧踢、停球技术。  3、教学比赛  二、教材分析:  足球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选修教材,是趣味性与竞技性强,体能技能与团队意识要求高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思想品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足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
  • 滑轮

    滑轮

    滑轮教学设计:小学自然第十一册:执教:河北省蔚县红星小学      李兰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滑轮,知道滑轮的作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滑轮二个、铁架台、细绳、钩码、测力计。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一套。大滑轮一个、粗麻绳二根(组装动滑轮、拔河用)。挂图或幻灯片三张(旗杆上定滑轮图;吊车上定滑轮、动滑轮图;滑轮组示意图)。三、教学过程(一
  • 《微小世界》教案

    《微小世界》教案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        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        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        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  
  • 《光的行进》教案

    《光的行进》教案

      教学内容: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  教学目标:  1.学会做小孔成像的实验盒,并能够用语言和简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实验;  2.了解什么是光源以及光源的种类,知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3.感受光学世界的神奇与奇妙。  教学准备:  教师——抄有单元小诗的小黑板、有关光的教学图片、手电筒、蜡烛、小孔成像道具。  学生——手电筒,三张带孔卡纸(两人一组)、制作小孔成像盒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认识光源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首优美的小诗,好吗?  小黑板出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