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 50 150 500 专题1 专题20 专题40 专题60
欢迎来到存起来软件站,找素材,搜软件,就上存起来软件站!
当前位置 >首页 >教案大全 >科学教案
文档分类

科学教案

  • 育才小学二年级体育实践课教案

    育才小学二年级体育实践课教案

      周次: 第一周                    课次:第2课 教学内容1、复习七彩阳光(1-4节)2、游戏:看谁先归队教学目标1、让学生更熟练、更准确的掌握其动作。 2、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重点熟记前四书的动作和路线难点动作正确协调不僵硬课的 结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负荷            n      t               p      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的内容 4、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二
  •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学案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学案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学案34 《我的阳光小屋》学习目标:1、在小组合作中,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想象,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一个“阳光小屋”。2、通过前面的知识的学习,能够自觉收集关于光的资料,并能利用相关的资料,对本小组 “阳光小屋”的设计进行创新。3、通过实验制造人工彩虹,知道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了解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所反射的光的颜色所决定的。4、在实验过程中能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产生新的问题。5、在班级交流中,乐于展示小组成果,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准备:1、教师:各种颜色的纸片
  •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教科版六下科学教案)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教科版六下科学教案)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教科版六下科学教案)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  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2、  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3、  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4、  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过程与方法:1、  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图文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2、  发现微生物的生物特征。3、  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的种类。
  • 《前滚翻》教学设计

    《前滚翻》教学设计

      第一节前滚翻教学觉得学生技术掌握不好,我意识到这是由于翻滚时没有含胸,没有低头而产生的。于是就结合教学难点,运用简单的物理演示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以引起质的变化。我找来一个篮球和一块长方形木块,分别用力推蓝球和木块,组织学生观察结果,反复几次,我问:“为什么篮球会向前滚动而木块不会呢?”学生深思后纷纷举手回答。  归纳学生的见解为:篮球会向前滚动,由于篮球是圆形的,接触地面比较小,所以很快向前滚动,而长方形木块是接触地面较多,有楞有角。所以很难向前滚动。接着我指出,我们学习前滚翻的动作要领跟
  •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

      教学目标:1、区分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  2、知道木质茎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3、知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过程  4、学习观察的基本技能  重点难点:茎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预设:  一、茎的结构  1、出示各种各样的茎(图片),并给予介绍和简单说明:  匍匐茎、缠绕茎、直立茎、攀援茎(卷须)  2、观察双子叶植物茎的横切面(幻灯)  放大镜观察,分为三层:树皮、木质部、髓  用针扎一下,感受一下:  质地较硬的是木质部,质地较软的是树皮和髓在木质部和树皮之间有一层韧皮部,它们
  •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1、了解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2、说出心脏在身体中的位置,了解心脏的形态结构,列举其结构和功能。  3、描述血液的成份和主要功能。了解血液各成分的正常含量,能读懂血常规检验化验单。  4、学会用显微镜观察兔的血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5、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通过实验区分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教材  重点  难点 重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瓣膜的特点和作用 教具 ppt课件  教学  方法 讲授、讨论、活动  教      
  • 密度教案

    密度教案

      教学目的  1.初步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和单位.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  教学重点  密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  密度概念的建立.  教具  教师用:相同的烧杯两只、分别盛同体积的水和酒精.体积相同的铁块、铝块、质量相同的木块和橡皮泥、直径相同的铜丝、铝丝和铁丝各一根、托盘天平.  学生用:托盘天平.体积为10厘米3的长方体(铁块、铅块、木块各一块).体积为5厘米3的长方体木块,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质量?质量有哪
  • 《阳光》教学设计

    《阳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篇短文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了生机与美丽,说明阳光比金子更宝贵。朗读课文和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文中最后一段理解是教学的难点。   【预设目标】  1、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也、长、山、出”4个字。认识2个笔画(竖提,与竖折)与一个偏旁(双耳朵)。   【预设流程】  一、初读课文  1、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阳光》这篇课文。你喜欢阳光吗?为什么?(学生说自己的亲身感受。)  2
  • 果实和种子

    果实和种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根据有关示意图准确描述花粉粒萌发和受精过程,说明在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中子房各部分结构发育的结果;  2、通过分析植物体的结构,以及维管束在各器官里的分布,使学生了解植物体在结构上的整体性。通过分析植物体内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及各器官的主要功能使学生从功能上了解植物体是一个整体。  能力目标  1、结合花粉粒萌发和受精,以及果实和种子形成等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受精和双受精过程,以及,使学生继续
  • 果实和种子

    果实和种子

      教学目的  1.理解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并认识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2.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认识传粉和受精是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的必要条件。  3.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1.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  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教学难点   双受精和受精后子房和胚珠的发育。  教学准备  挂图(示桃花、果实)。胚珠结构和双受精过程示意图。双受精过程活动模型(或挂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花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