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 50 150 500 专题1 专题20 专题40 专题60
欢迎来到存起来软件站,找素材,搜软件,就上存起来软件站!
当前位置 >首页 >教案大全 >科学教案
文档分类

科学教案

  • 《植物》教案

    《植物》教案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各种植物的种子是不同的,并能区分。  2、让幼儿了解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  3、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习惯和体会成功的喜悦,激起下一次探索的欲望。  二、活动准备。  1、事先搜集有关植物生长的资料和图片。  2、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若干。  3、花盆、纸笔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说说植物是怎么来的?请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二)幼儿讨论:植物为什么会长大?怎样才会长大?  (三)幼儿进行小实验:植物无根和有根实验。请幼儿看
  • 果实和种子

    果实和种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根据有关示意图准确描述花粉粒萌发和受精过程,说明在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中子房各部分结构发育的结果;  2、通过分析植物体的结构,以及维管束在各器官里的分布,使学生了解植物体在结构上的整体性。通过分析植物体内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及各器官的主要功能使学生从功能上了解植物体是一个整体。  能力目标  1、结合花粉粒萌发和受精,以及果实和种子形成等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受精和双受精过程,以及,使学生继续
  • 画大熊猫

    画大熊猫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学生感受如何使用计算机提供的工具来绘画简单的图形和图画,处理图形信息。  2. 能力目标:  通过画大熊猫的活动,考虑到大熊猫特征明显,画大熊猫只需用到简单的几何图形和黑白简单色,简单易画,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创造自己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培养学生绘画技巧。  教学过程  一、出示视频,导入活动  1.播放大熊猫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出示大熊猫图片,让学生观察大熊猫的颜色、形状等特征。大熊猫的特征主要是通
  • 神奇的水

    神奇的水

      一 授课班级  大班二 教材分析〈〈幼儿创新智慧游戏〉〉是以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使幼儿初具创新意识为目标的新课程。教材本身来源于幼儿生活,或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所熟悉所关注的周围事物 。这节活动〈〈神奇的水〉〉来源于教材本身,是幼儿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的东西,它以教材为载体,充分挖掘孩子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创新玩法,大胆想象。此活动鼓励孩子大胆实践,敢于尝试新办法。在此基础上,注重了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等方面的渗透和培养。  三  幼儿分析  大班孩子已经能够有意识地关注
  • 四上科学《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四上科学《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声音的产生》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的第一节。课时安排为一课时。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一)、知道声音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二)、想办法制造声音;(三)、引导学生运用间接观察法和归纳法发现物体发声的共同规律。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比较发声物体时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经历感觉声音、制造声音、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过程。  2、在观察、描述的活动中,积极思考交流。  知识与技能:  3
  •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复习提纲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复习提纲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  3、通过玩玩、讲讲发展幼儿的思维,激发求知欲。  4、在操作实验中培养幼儿互相谦让、有秩序进行操作的习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6、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一个杯子,一根搅拌器。  2、白糖、盐、奶粉、果珍。  3、轻柔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用变魔术
  • 4.2纸

    4.2纸

      4.2 纸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扩大学生的阅读面,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分析资料,提炼观点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阅读能力,培养阅读的兴趣,进而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激发民族自豪感。并引导学生关注造纸术的发展,以及现代纸的种类,用途,扩大眼界,把学习生活的触角伸向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3、学做再生纸,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4、了解各种纸艺,欣赏纸艺艺术,接受美的熏陶,并学做折纸,剪纸撕纸,纸贴等。  5
  • 一年级上册《阳光》学案

    一年级上册《阳光》学案

      宝贵的是什么──《阳光》教学反思  山东省威海市塔山小学 黄晓华  第一册课文《阳光》是一篇笔调优美的文章。读起来让人不禁沉浸其中。课文的最后一句是“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在充分读课文之后,我问:你觉得什么是最宝贵?丛昊楠:宝石;于异程:水和空气;邹晓康:生命;刘知易:快乐……感觉教学真是一件快乐的事,孩子在不经意间给你的感动,会久久萦绕在心间,告诉我为人师的快乐。   《阳光》教后反思  河南省郑州市东三马路小学 卢 艺  从课堂教学来看,本课的总体效果较好,基本达到了事先的教学
  • 《阳光》教学设计

    《阳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充分感受阳光。  2、cia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上课之前我们猜一个谜语:一个球,热烘烘,落在西,出在东。  2.看一看:(课件展示:万丈光
  • 汽化和液化

    汽化和液化

      《液体的蒸发》是新课程七年级第四章第2节中的知识内容,蒸发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之一,也是两种汽化现象中的一种。本节主要学习“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蒸发吸热”的知识。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以及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的理念,同时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熔化和凝固,因此,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而且蒸发现象接触较多,感到易学,只要增加丰富的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得到结论。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