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
50
150
500
专题1
专题20
专题40
专题60
欢迎来到存起来软件站,找素材,搜软件,就上存起来软件站!
首页
系统优化
备份/还原
桌面工具
硬盘工具
卸载软件
办公软件
文字处理
时钟日历
专题合集
更多
个人写作
当前位置 >
首页
>
教案大全
>
化学教案
文档分类
化学教案
美术教案
优秀教案
科学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分析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知识要点】 本课题首先从日常生活中简单的物质变化,道出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然后再从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引出分子和原子的概念,让我们了解物质的微观世界,知道物质是由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并理解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同时,本课题知识也能帮助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不同变化之
物质的分类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了解宏观物质的简单分类;能够从微观角度认识分类的依据;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混合物和纯净物;掌握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概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宏观物质的简单分类和知识体系的建立。 2.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 教学难点: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乙醇醋酸》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了解酒精的化学式、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和重要应用。常识性介绍甲醇及毒性;常识性介绍醋酸。 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验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酒精中毒有害健康,教育学生不要饮酒。 重点难点 酒精的化学式,燃烧反应。 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实验、归纳相结合。 教学用具 仪器:烧杯、试管、滴管、酒精灯。 药品:酒精、醋酸、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水。 其它:投影仪、投影片、火柴、红墨水。 教学过程 附1:课堂练习一 1.酒精是____,具有____
2 金属的化学性质 ,
本说课的题目是“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本节课依据“探索性教学” 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思想,本着“问题式教学”、“自主参与、自主学习”、“建立科学思维模式”的教育教学设想设计的教学方案,现从四个方面阐述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结构和内容分析 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本章学生开始初步、系统地接触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既
乙烯
1、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大纲对乙烯的教学要求是掌握乙烯实验室制法,化学性质(跟溴水,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燃烧等),加成反应,加聚反应原理,简介聚乙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了解乙烯的用途。 教材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来验证乙烯性质,若再配以一定习题,让学生反复演练熟悉,上述要求不难达到。但从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教学存在一定的缺陷。 因为这种模式重视知识的传授,重点是知识的应用——解题,且通过解题来熟练掌握知识点,以提高解决总是的能力,这种教学模
气体摩尔体积
教学设计示例二 第二节 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特别是标准状况下,的基础上,掌握有关的计算。 能力目标 �牐犕ü�的概念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牐犕ü�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了解学科间相关知识的联系。 情感目标 �牐犕ü�本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牐犕ü�教学过程中的设问,引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板书] 二、有关的计算 [讨论] 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的
实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 (1)巩固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基本知识,加深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等基础知识的理解。 (2)通过实验,体会用定量方法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规律基本程序,掌握相关的实验操作规范。 (3)掌握“Na2S2O3+H2SO4=Na2SO4+S+H2O、FeCl3+3KSCN Fe(SCN)3+3KCl”等反应,体会用化学实验研究某个化学反应的一般程序。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定量实验中数据采集、记录和处理方法。 (2)通过从实
物质的量
教学设计方案二 课题 第一节 物质的量 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3. 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 能力目标: �牐犈嘌�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牐犈嘌�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
原子结构
(一)教学目的 1.常识性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 2.常识性了解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物体不显电性的原因。 3.常识性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 (二)教具 挂图,投影仪,玻璃棒一根,丝绸一块,橡胶棒一根,毛皮两块,碎纸屑若干。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演示:用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将玻璃棒置于碎纸屑附近,观察玻璃棒吸引碎纸屑的现象。 提问1:为什么玻璃棒会吸引碎纸屑? 答: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就带电了,带电物体会吸引轻小物体。 提问2:若将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靠近碎纸屑,会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很多人不知道说课稿怎么写?格式是怎么样的?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一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一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初中学习金属的置换反应以及金属的活动顺序、镁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钠、铝等活泼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对比,掌握越活泼的金属越易与氧气反应的规律。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在初三阶段学习了一年的化学知识,对金属的活动顺序、金属与氧
«
1
...
97
98
99
100
»
最新文档
水的净化
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分析
物质的量的浓度
二氧化硫
《元素》教学设计
盐类的水解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教案
2 金属的化学性质 ,
常见的酸
环境保护
氮的氧化物
《水的净化》教案
蛋白质
《元素》教学设计
热门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