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 50 150 500 专题1 专题20 专题40 专题60
欢迎来到存起来软件站,找素材,搜软件,就上存起来软件站!
当前位置 >首页 >教案大全 >化学教案
文档分类

化学教案

  • 原子结构

    原子结构

      教学目标  1.常识性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  2.常识性了解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物体不显电性的原因.  3.常识性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  4.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各种媒体资料,建立原子及电子得失的微观图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原子的微观结构、原子核外电子的得失及物体带电、摩擦起电的原因.是对第一节“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的进一步分析和解释,在知识结构上二者是一个有因果关系的整体.  教法建议  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以下几
  •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

      一、说教材  1、本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新课程人教版《化学(必修II)》的第一章,也是选修化学的基础。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元素化合物等知识进行综合、归纳,从理论进一步加深理解。同时,作为理论指导,也为学生继续学习化学打下基础。  2、本节教材简析  《元素周期律》是本章的第二节,本节包括三个部分内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第一课时涉及的主要是原子核
  •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  3.使学生了解与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化学反应的类型、氧
  • 4.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4.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第三节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课时)一.知识教学点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3.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4.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难点: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3.疑点:为什么说化学知识是化学计算的基础,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计算的依据?    4.解决办法采用讲练结合,以练
  • 氢气的还原性及用途教案

    氢气的还原性及用途教案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初步掌握氢气的还原性;从得、失氧的角度了解还原反应、还原剂的概念;根据氢气的性质了解氢气的主要用途。  2.能力培养:通过学生的实验 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学品质:培养学生严谨 、认真、实事求是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氢气还原氧化铜。  2.难点: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质及实验操作过程。  实验准备  见课本实验 [实验3-8]  教学用品  铁架台、酒精
  • 《原子》说课稿

    《原子》说课稿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我按以下八个程序说课,主要说每个程序的要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也是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遇到的拦路虎。它是在学习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混合物、纯净物的基础之上,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  本节课不仅能带领学生走入神奇的微观世界,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事物,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还能为学生们进一步学习原子的结构、元素、以及认识化学反应的
  • 第三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第三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实录  师:投影展示几个高高的大烟囱向空气中排放浓烟,天空黑云一片.这是东北的某城市,冬天大约有150天需要烧煤取暖,已知煤中含1%的硫,若每天烧煤2000吨,则一冬天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有多少吨?你知道怎样计算吗?  学生好奇地开始讨论。  生1:用2000吨×1%╱ ×100%就可以求出二氧化硫的质量。  生2:他求出的二氧化硫的质量再乘以150天才是一冬天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的总质量。  师:两位同学合作的很好,那么这个问题有没有其它的计算方法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  (师
  •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反应与能量

      南京外国语学校 朱 征  教学设想  1、教材分析  案例章节:《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②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一课时)  内容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是对教材前两节内容的拓展和完善,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也为后面反应限度知识奠定了基础。本节教材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化学现象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分组协作学习、实验探究  2、教学思路与设计  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化学学习,了解到
  • 第五章金属与矿物(课时2金属与金属矿物)

    第五章金属与矿物(课时2金属与金属矿物)

      自学导航  1.  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做此实验时须预先在集气瓶里放___或____。其目的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                                                                                                        
  •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9年级上册第五章课题1的内容。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从化学变化中生成了什么物质向生成了多少物质的过渡,是后面学习化学方程式书写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重要基础。同时,质量守恒定律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对今后学习化学起到关键作用。  3、教学目的:  (1)通过让学生提出假设、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的测定、交流合作、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在化学反应中,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