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
50
150
500
专题1
专题20
专题40
专题60
欢迎来到存起来软件站,找素材,搜软件,就上存起来软件站!
首页
系统优化
备份/还原
桌面工具
硬盘工具
卸载软件
办公软件
文字处理
时钟日历
专题合集
更多
个人写作
当前位置 >
首页
>
教案大全
>
化学教案
文档分类
化学教案
美术教案
优秀教案
科学教案
化学教案
氧气的制取教案
教学重点: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 催化剂 教学思路: 创设情景,初识氧气,引出气体的制取→了解气体制取的一般步骤,探究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仪器装置和反应条件→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尝试设计其他的制氧装置。 教学用具: 试管(3只)、酒精灯、锥形瓶、长径漏斗、带导管的橡皮塞、乳胶管、集气瓶、水槽、盖玻片;30%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人造沸石、芹菜、火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识氧气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创设情景,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创设情景]在屏
气体摩尔体积
教学目标 概览: (一)知识目标 1、进一步巩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掌握阿伏加德罗定律的要点,并学会运用该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二)能力目标 通过阿伏加德罗定律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 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 2、通过对解题格式的规范要求,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懂得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教学过程 : [提问]: 1、什么叫气体的摩尔体
3有机合成材料
教学目标 知道什么是有机物,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 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用途和对环境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塑料制品的利与弊。 课时安排 1课时 -- 导入 师:“china”表示我们的祖国,它还可以表示什么? 生:瓷器。 师:对!瓷器的出现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人类社会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如今有机
《溶解度》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分为饱和溶液和溶解度两部分,以学生亲身参与的两个“活动与探究”和两个“讨论”为线索组织教学过程。第一个活动后通过讨论引入溶解度的概念,再以一个活动巩固和应用溶解度概念,最后通过讨论引出气体溶解度的概念。 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上一课题从定性的角度研究了溶液,本课题将从定量的角度来研究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限度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课第一课时的重点、难点为以下三点:
物质的量的浓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牐�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牐�2.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牐�3.使学生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牐�4.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能力目标 �牐�1.在概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牐�2.通过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牐�3.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牐�1.与初中知识的衔接,使学生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 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 通过布置研究性课题,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科学研究及生活的紧密联系。 能力目标 通过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现在,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借此培养学生学会知识
电离平衡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 (1)常识性了解电离平衡常数概念。 (2)理解强、弱电解质分类跟电离平衡的本质联系。 (3)了解碳酸、醋酸、亚硫酸、一水合氨等常见弱酸和弱碱的电离常数大小,能比较它们的电离能力强弱。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用电离常数比较电解质的电离强弱的方法,提高根据电离强弱判断相关的离子反应能否进行的能力。 (2)通过用运用化学平衡原理解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问题,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电离平衡移动的分析,教学难点 是电离平衡移动
分子和原子教案
《分子和原子》教案 执教:湖北省荆门市象山中学 伍艳萍 指导:湖北省荆门市教研室 孟庆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学习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 (2)能力目标: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某
化学键
要说好课,就必须写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 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一篇高中化学《化学键与化学反应》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化学《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是《化学(必修)2》中第二章第一节内容,继初中的物质变化、化学反应之后,通过对化学键概念的建立,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的本质;同时以“化学键”为桥梁,引导学生从物质
氧化还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技能。 情感目标 通过对各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不同配平方法的介绍,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的训练。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原则和步骤。 教学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教材分析: 是正确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侧重理科学生所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种,本节介绍的“化便谷
«
1
...
23
24
25
...
100
»
最新文档
水的净化
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分析
物质的量的浓度
二氧化硫
《元素》教学设计
盐类的水解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教案
2 金属的化学性质 ,
常见的酸
环境保护
氮的氧化物
《水的净化》教案
蛋白质
《元素》教学设计
热门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