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
50
150
500
专题1
专题20
专题40
专题60
欢迎来到存起来软件站,找素材,搜软件,就上存起来软件站!
首页
系统优化
备份/还原
桌面工具
硬盘工具
卸载软件
办公软件
文字处理
时钟日历
专题合集
更多
个人写作
当前位置 >
首页
>
教案大全
>
化学教案
文档分类
化学教案
美术教案
优秀教案
科学教案
化学教案
《元素》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1.了解人体元素的组成。 2.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教学方法】 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 【教学过程】 【引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饮食水平也逐渐提高。吃得好是否就身体好呢? 如果饮食不合理会引起营养不良。如何才能使身体更健康呢? 【多媒体显示】化学元素和人体健康(健康报报道) 【讲解】同学们,你们知道么,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的万物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而我们人体中的元素约有50多种,含量较多的有11种,约占人体质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教学内容、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初步认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2、学会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能初步运用“对立统一”观点了解有关概念的辩证关系)。 3、初步学会用箭头符号正确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知识讲解】 本节重点是用化学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本节难点是用箭头符号表示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一、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 1、仅从物质类型分为无机化学反应和有机化学反应。 2、既从物质类别又从物质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期末复习提纲
成功之处 本堂课主要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不足之处 分组实验时有个别学生不服从小组长安排,体现不出小组的团队意识。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本课题《质量守恒定律》,课程标准是这样规定其内容目标的:“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基于对课标的理解,我认为质量守恒的理解是教学重点,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是教学难点。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自认为这节课虽然上得有点磕磕碰碰,但达到了我预先设计的目标。 本节课教学特色有以下几点: 1.注重启发学生参与:在教学中学生参与活动程度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引导是否到位,此课中教师充分利用了启发式教学优势,使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结合,
1 金属材料 ,
【--思路】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关于金属材料的学习,在认知领域的教学属于知道和了解水平,且学生已有关于金属和合金的不少生活常识,学习难度不大。为维护课标的严肃性,教学忌拔高知识难度,但在教学中,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考虑加强一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深刻感知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巨大使用价值。从方法和情感层面获得加强和熏陶,不失为一种教学创新。这样做对知识学习而言,可以变枯燥为生动;对过程与方法而言,可以获得实验探究、调查研究、归纳分析等训练;还可透过关于中国冶金发展史的学习对
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营养素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 2.了解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通过计算,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经氧化为人体提供能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讨论等,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2.通过认识、分析、比较教材上的大量图片,学会从读图来认识化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糖、脂肪、维生素等人体常见营养素。 难点 了解
空气教案
被压缩的空气一、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知空气可以被压缩,感受压缩空气有弹力。2、运用实验的方法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会产生弹力。3、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二、 教学重难点: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三、 材料准备:按组准备小皮球、注射器、橡皮、空气枪、纸面巾、水;每人准备科学文件夹。 篮球两个(一个气不足,一个气足)、一支充气针、一个打气筒。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思路(一)感知空气
盐类的水解
目的要求:(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初步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了解盐类水解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 (1) 学会并掌握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重点难点:盐类水解的实质;离子方程式书写。 教学过程 : 引入 实验:把少量的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钠的晶体分别投入三个盛有蒸馏水的试管,溶解,然后用pH试纸加以检验。 实验 现象:醋酸钠:显碱性 氯化钠:显中性 氯化铵:显酸性 提问 (1) (1) 哪些酸是强酸或弱酸?
离子键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化学键、的概念;掌握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能力培养:通过对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科学品质: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 科学方法: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 和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氯化钠固体和水的样品。 【设问】1.食盐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
教学重点: 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 : 1.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中,涉及溶液体积时的计算。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某溶液是浓还是稀,但浓与稀是相对的,它不能说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确切量,因此有必要对溶液的浓与稀的程度给以数量的意义。 (板书) 第五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设问)在溶液中,溶质、溶剂或溶液的量如果发生变化,那么对溶液的浓稀会有什么影响? (讲述)表示溶
«
1
...
18
19
20
...
100
»
最新文档
水的净化
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分析
物质的量的浓度
二氧化硫
《元素》教学设计
盐类的水解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教案
2 金属的化学性质 ,
常见的酸
环境保护
氮的氧化物
《水的净化》教案
蛋白质
《元素》教学设计
热门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