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 50 150 500 专题1 专题20 专题40 专题60
欢迎来到存起来软件站,找素材,搜软件,就上存起来软件站!
当前位置 >首页 >教案大全 >化学教案
文档分类

化学教案

  • 探索分子构建的奥秘

    探索分子构建的奥秘

      第三章 探索分子构建的奥秘  一、         指导思想  探索形形色色,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的内部规律,这是学生化学认知过程的一个必要趋势。知道了金属、非金属、酸、碱、盐,为什么它们有各自的特性呢?认识了卤素单质及其有关化合物,为什么它们既有相似的性质,又有一定的差异性呢?引导学生去探究物质、物质分子构建的奥秘,挺进到一个新的层面上去认识物质世界,不管是在知识、智能、情意方面,还是在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方面都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  本章学习中必须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结构。从宏观到
  • 第二节硅酸盐工业简介、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二节硅酸盐工业简介、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一、硅酸盐工业简介  1.水泥  普通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三钙(3cao·si02)、硅酸二钙(2cao·si02)和铝酸三钙(3cao·a1203)等。  2.玻璃  玻璃有普通玻璃、石英玻璃、光学玻璃等等。玻璃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3.比较水泥和玻璃的生产方法(见下表)硅酸盐产品  硅酸盐产品  水泥  玻璃  主要设备  水泥回转窑  玻璃窑  原料  石灰石和粘土  纯碱、石灰石、石英(过量)  反应原理  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na2co3+sio2 �鏽a2sio3+co2
  • 第二册复习课第六章铁

    第二册复习课第六章铁

      课时教案(初中化学)  (一)课型、课题:复习课,第六章  铁  (二)教学目的:  1.巩固、提高对铁等金属元素的认识,以“铁”为代表加深掌握金属与酸和盐的反应规律。  2.进一步巩固掌握含杂质物质的有关计算。  3.培养学生讨论、分析、综合等能力。  (三)教学重点:  1.巩固、掌握铁的化学性质及金属与酸和盐的反应。  2.掌握含杂物质的有关计算。  (四)教学难点 :  1.正确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和掌握其有关的应用;  2.有关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媒体:投影片、电脑、光盘等。 
  • 4.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4.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实录  师:投影展示几个高高的大烟囱向空气中排放浓烟,天空黑云一片.这是东北的某城市,冬天大约有150天需要烧煤取暖,已知煤中含1%的硫,若每天烧煤2000吨,则一冬天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有多少吨?你知道怎样计算吗?  学生好奇地开始讨论。  生1:用2000吨×1%╱ ×100%就可以求出二氧化硫的质量。  生2:他求出的二氧化硫的质量再乘以150天才是一冬天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的总质量。  师:两位同学合作的很好,那么这个问题有没有其它的计算方法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  (师
  •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

      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  掌握的化学性质。  3.  了解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  (二)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引入】S有哪些化合价?分别代表哪些化合物?引出课题。  出示试管中的,请同学们归纳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SO2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S=40),密度比空气大。  二、
  •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通过本次探究性教学活动,学生了解了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因素、工业生产与环境问题的内在联系。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和收集的教学资源、教材的实际,结合自己的特点开发了教学资源,把学生的调查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使课堂显得更丰富,更有活力,也更接近生活。  另外,教师在探究活动前要告诉学生,关注我们身边的事物,是爱国爱家的表现。同时教师也要多发动学生,让学生参与组织、主持、评价、讨论,彰显学生的个性。教师呢,主要是扶持、帮助、引导,倾听学
  •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11《赶海》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中词语的借代意义。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时的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以口头填空的形式说说对大海的印象。(--——————的大海)  2、板书课题,理解题
  • 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

    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

      目的要求】: 1. 认识镁和铝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主要用途;  2. 认识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和主要用途;  3. 了解复盐和明矾的净水作用。  【重、难点】: 氢氧化铝的两性  【教学方法】: 自学阅读,思考总结,启发引导。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完成镁的重要化合物及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第二课时完成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第三课时简单介绍明矾及知识归纳和拓展,评讲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节时)  〖引言〗:直接引入  〖自学阅读〗:学生阅读课本26-27页  〖
  •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  1、能带着美好的情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  2、能品赏散文精彩生动的语言,加以点评与积累,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  3、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力求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  4、能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状物抒情的写法。  5、能以“多彩四季”为背景,确定各种主题并展开相应的探究活动。  6、能积极参与说话活动,使语言具有针对性,有吸引力,打动别人。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
  •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质量守恒定律》是人教版初三化学第5章第一节内容,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化学定律,是化学定量研究的基础。在前面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很多有关化学变化的例子,掌握了常见物质参与的化学反应,并能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出来。还学习了物质的微观构成,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并了解到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粒解释以及元素符号、化学式的写法。在学生积累一定的定性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是遵循了学生的认知特点的,一气呵成,促成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