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 50 150 500 专题1 专题20 专题40 专题60
欢迎来到存起来软件站,找素材,搜软件,就上存起来软件站!
当前位置 >首页 >教案大全 >化学教案
文档分类

化学教案

  • 氮的氧化物

    氮的氧化物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知道SO2的漂白原理。  教学重难点  二氧化硫与水反应。  可逆反应。  教学工具  多媒体翻页笔白板笔白板刷  教学过程  [投]当天的空气质量日报  [讲]请看当天空气质量日报的污染指数及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  (首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  [讲]今天我们来共同讨论关于硫、氮及其化合物的问题  [板书]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二氧化硫(
  • 盐类水解

    盐类水解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设计:  【复习】师生共同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相关知识。  (1)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分析  醋酸钾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铝溶液呈       性,原因               ;  (2)下列盐溶于水高于浓度增大的是  a.     b.     c.     d.   【设疑】影响盐类水解的内在因素有哪些?  【讲
  •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与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建议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是学习化学平衡的基础,学生掌握了化学反应速率知识后,能更好的理解化学平衡的
  • 4.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4.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实录  师:投影展示几个高高的大烟囱向空气中排放浓烟,天空黑云一片.这是东北的某城市,冬天大约有150天需要烧煤取暖,已知煤中含1%的硫,若每天烧煤吨,则一冬天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有多少吨?你知道怎样计算吗?  学生好奇地开始讨论。  生1:用吨×1%╱ ×100%就可以求出二氧化硫的质量。  生2:他求出的二氧化硫的质量再乘以150天才是一冬天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的总质量。  师:两位同学合作的很好,那么这个问题有没有其它的计算方法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  (师板书):第三节根
  • 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了解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  初步认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大意义。  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交流、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和合作探究能力。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激发更多的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  重点和难点  蛋白质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实验准备  一组精美图片(或制作成多媒体)、研钵、滴管、小烧杯、量筒、医用维生素c、蒸馏水、漏斗、滤纸、玻璃棒、石蕊、碘酒、米饭  课时安排 1课时  --
  •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

      教学重点:的化学性质  难点: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知道硫在氧族中燃烧能够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二氧化硫。  播放视频:硫在氧气中燃烧。  引言:我们以硫为代表物,认识了氧族元素的主要化学性质,现在我们要学习硫的重要氧化物之一二氧化硫的性质、用途和危害。  讲述:物理性质  展示:闻气体气味正确方法的图片  演示实验:二氧化硫溶于水(此处若无演示条件,也可以播放视频文件)  讨论:根据二氧化硫的物质分类判断它是酸性氧化物,因此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分析:二氧化硫
  •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本节的知识将贯穿学生学习化学的始终。因此的学习与教学显得犹为重要。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原因,能应用它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化学教学中要向学生逐步传输的一种重要思想。    由于《质量守恒定律》这节书是第四章的第一节,所以它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承上启下。所以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先复习一下旧知识,这对学生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于
  • 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

    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离子反应》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二节内容。《离子反应》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极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而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解理论又没有学习,因
  • 碱金属元素

    碱金属元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了解它们在性质上的差异及递变规律,为今后学习元素周期律打好基础。  2.使学生了解焰色反应,并能利用焰色反应检验钾、钠及其化合物。  3.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教学重点  的性质以及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模式的训练。  ●教学用具  第一课时:投影仪、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烧杯、玻片、水、金属钠、钾、酚酞溶液。  第二课时:投影仪、酒精灯、装在玻棒上的铂丝,Na2
  • 氧族元素

    氧族元素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记住的原子结构特点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  理解单质和化合物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  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4.  掌握臭氧和过氧化氢的有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  1.  初步学习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  2.  培养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了解保护臭氧层的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请学生观看P1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