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 50 150 500 专题1 专题20 专题40 专题60
欢迎来到存起来软件站,找素材,搜软件,就上存起来软件站!
当前位置 >首页 >教案大全 >化学教案
文档分类

化学教案

  • 蛋白质

    蛋白质

      蛋  白  质教学目的1.掌握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了解蛋白质的用途,并初步了解酶的特性及其用途。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思维能力。3.让学生初步了解蛋白质是生命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过程一、蛋白质师;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请列举生物体内哪些器官含蛋白质较多?生:动物的肌肉、皮肤、血液、乳汁、毛发、蹄、角等含蛋白质较多。生:植物的各种器官,尤其是种子含蛋白质最多(例如麦粒中含18%)。师:由此可见,生命是蛋白质存在
  • 《自然界的水》教案

    《自然界的水》教案

      净水原理: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水的杂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2、过滤  ①适用范围: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或可溶性固体)      ②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   (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③仪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    
  • 探索分子构建的奥秘

    探索分子构建的奥秘

      第三章 探索分子构建的奥秘  一、         指导思想  探索形形色色,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的内部规律,这是学生化学认知过程的一个必要趋势。知道了金属、非金属、酸、碱、盐,为什么它们有各自的特性呢?认识了卤素单质及其有关化合物,为什么它们既有相似的性质,又有一定的差异性呢?引导学生去探究物质、物质分子构建的奥秘,挺进到一个新的层面上去认识物质世界,不管是在知识、智能、情意方面,还是在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方面都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  本章学习中必须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结构。从宏观到
  • 常见的酸

    常见的酸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与之有关的实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白醋、稀盐酸、食盐水、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点滴板、滴管;盛开的盆花。  2.学生准备  从家中带来的花瓣
  • 5.8煤和石油

    5.8煤和石油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能量变化。  2、认识乳化作用和乳化剂。  3、理解洗洁精和汽油洗油污的不同原理教学重点:乳化作用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1、定义  2、溶液特征及含义  3、物质溶解于水的微观过程  4、判断是否为溶液并判断溶质和溶剂  ①碘酒、医用酒精、白酒、硝酸钾溶液、硫酸铜溶液、  ②澄清石灰水、豆油的汽油溶液、花生油的丙酮溶液、  ③冰水、面粉水、泥水、油水  (思考):泥水、油水是否为溶液,为什么?久置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点拨): 
  • 《卤素》教案

    《卤素》教案

      一、卤族元素  (一)卤素的原子结构和单质的物理性质  随卤素核电荷数增加,电子层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渐增大,其原子结构的递变而使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呈规律性变化.  从F2        I2  1、颜色渐加深,状态从气     液      固,密度从小    大,熔沸点由低     高(分子晶体)  2、单质的溶解性——除氟外(与水剧烈反应)在水中溶解度都较小,且由大    小,都易溶于有机溶剂,下表列出Cl2、Br2、I2在不同溶剂中的颜色.  水  CCl4  汽油(苯)  Cl2 
  • 《乙醇醋酸》教学设计

    《乙醇醋酸》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了解酒精的化学式、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和重要应用。常识性介绍甲醇及毒性;常识性介绍醋酸。  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验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酒精中毒有害健康,教育学生不要饮酒。  重点难点  酒精的化学式,燃烧反应。  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实验、归纳相结合。  教学用具  仪器:烧杯、试管、滴管、酒精灯。  药品:酒精、醋酸、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水。  其它:投影仪、投影片、火柴、红墨水。   教学过程   附1:课堂练习一  1.酒精是____,具有____
  • 氧化还原

    氧化还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技能。  情感目标  通过对各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不同配平方法的介绍,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的训练。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原则和步骤。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教材分析:  是正确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侧重理科学生所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种,本节介绍的“化便谷升降
  •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为化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大门,它为化学家从量变的角度去研究化学变化提供了最精确的理论依据,也为后来发现的有关化学变化的一些规律奠定了基础。九年级上教版第四章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引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课程。这一课程的引入也使学生开始走进了从量变研究化学变化的的大门。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使学生初步接触化学:  ①对化学学科的基本认识。(化学是什么?化学研究什么?化学怎么学?)  ②对化学基本实验的认识与操作。  ③对化学学科的基本态度与
  • 溶解度教案

    溶解度教案

      溶解度 教案(三)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区别和联系。  2.进一步练习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向试管里滴加液体和振荡试管的操作;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步骤的能力。  3.从影响溶解度的诸因素中,对学生进行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教学方法    边讲边实验。  三、教学用品    酒精灯、试管、试管夹、滴管、饱和硝酸钾和硝酸铵溶液(使用上一节课制得的两种物质饱和溶液)、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