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 50 150 500 专题1 专题20 专题40 专题60
欢迎来到存起来软件站,找素材,搜软件,就上存起来软件站!
当前位置 >首页 >教案大全 >化学教案
文档分类

化学教案

  • 电离平衡

    电离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使学生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建立和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使学生初步了解电离平衡常数  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够运用电离平衡理论及其学习方法探究电离平衡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通过设置“讨论题”,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密性和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和准确性。  利用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情感目标  使学生树立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
  • 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课堂实录

    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课堂实录

      一、说教材  《水的净化》是9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的内容,这个课题在以前的老教材中是没有特别涉及的,如此安排也是为了符合新课程与学生生活贴近,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其中强调了一个初中的基本实验操作——过滤,也提及了蒸馏装置的组装与实验。  课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讲解自然界水的分布以及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第二部分:通过实验探究讲授过滤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第三部分: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以及如何将硬水变软的方法(蒸馏)。  本课题内容根据不同教学思路,既可以一课时上完,也可分两课时进行
  • 氧气教案

    氧气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2、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及合作能力。  2、初步具有对知识进行分析,对比和迁移的能力。  教学用具:  药品:高锰酸钾  仪器:试管、药匙、酒精灯、铁架台、集气瓶、水槽、导管、烧杯  用品:火柴、棉花、玻璃片  教学过程:  【预习案】:  1、氧气的物理性质: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一种 色 味的____ 体,密度比空气略 ,
  • 《化学实验》教案

    《化学实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价格、资源、回收等;  (3)认识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
  •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1.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  2.从化合价升降、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偏移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重点)  3.培养由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探究意识。  4.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  [基础·初探]  1.从得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一种物质被氧化,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2.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凡有电子转
  • 碱金属元素

    碱金属元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性质的异同,能够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理解它们性质上的差异和递变规律,为今后学习元素周期律打好基础。  了解焰色反应的操作及应用。  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总结、推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培养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建议  碱金属知识结构网络图  在学习完全章后应该指导学生总结出本章内容的知识网络图。这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族,关键是熟悉自然族的学习方法。每一族重点掌握代表物质的性质
  •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质量守恒定律》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定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本节内容在初中化学里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学习这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他们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质”的变化有了初步认识;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从“质”过渡到“量”;并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计算构建理论铺垫。本课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2、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 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总第一课时)  一、课标要求  1、 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探究活动认识到学习化学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现象。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亲近化学,热爱化学,体验探究活动及学习化学的乐趣。  二、实验准备  1、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浓硫酸、高锰酸钾、酚酞、稀盐酸  2、酒精灯、玻璃棒、试管、白纸、小型喷雾器。  三、课堂程序  1、提问激情、引入课题。  2、实验启趣。  ⑴ 白花变
  • 《元素》教案

    《元素》教案

      一、 教学目的要求:  1. 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 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 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二、 课题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已掌握分子、原子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此时学生认识到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学生能够应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

      教学目标 概览:  (一)知识目标  1、进一步加深理解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  2、掌握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式量的区别和联系。  3、能熟练运用摩尔质量的概念和有关摩尔质量的概念计算。  4、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知识的抽象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掌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