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 50 150 500 专题1 专题20 专题40 专题60
欢迎来到存起来软件站,找素材,搜软件,就上存起来软件站!
当前位置 >首页 >教案大全 >化学教案
文档分类

化学教案

  • 《9.2溶解度》教案

    《9.2溶解度》教案

      设计思想:  溶解度是第七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模式把溶解度概念强加给学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本节课从比较两种盐的溶解性大小入手,引发并活跃学生思维,设计出合理方案,使其主动地发现制约溶解度的三个条件,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讨论,加深对"条件"的认识。这样设计,使以往学生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探索,充分调动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体现了尝试教学的基本观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并尝试成功。  教学目标 :   1、理解溶解度概念。   2、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 3.2水的组成

    3.2水的组成

      一、教材分析  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在分析水的组成。教材的编排还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
  • 盐类的水解

    盐类的水解

      目的要求:(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初步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了解盐类水解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       (1)       学会并掌握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重点难点:盐类水解的实质;离子方程式书写。  教学过程 :  引入  实验:把少量的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钠的晶体分别投入三个盛有蒸馏水的试管,溶解,然后用pH试纸加以检验。  实验  现象:醋酸钠:显碱性  氯化钠:显中性  氯化铵:显酸性  提问  (1)  (1)  哪些酸是强酸或弱酸?
  • 《水的组成》教案

    《水的组成》教案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在分析水的组成。教材的编排还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
  • 《元素》教学设计

    《元素》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元素。(课标24页)  (2)记住并能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课标24页)  (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课标24页)  (4)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课标24页)  (5)形成“化学变化中元素不变”的观念。(课标24页)  2、学情分析  第三单元学习了前两节的内容,对分子和原子,原子的结构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化学元素也不是很陌生,同时前面也接触了几种物质和构成这些
  • 《水的净化》教案

    《水的净化》教案

      的兴趣,发挥其主动参与性,促进科学态度、方法、价值、情感和责任感等人文精神的教育。   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探究将河水转化为能饮用的水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探究过滤所需要材料的选择依据,重点探究并建构实验室中用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的正确操作方法,培养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相融合的教学理念。   一、社会调查,课外研究,合作交流,提升责任   1.上网调查   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世界、中国和广州市的水资源状况、水污染主要来源与危害、爱
  • 气体摩尔体积

    气体摩尔体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牐犑寡�生在了解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密切关系的基础上,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牐犑寡�生在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特别是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基础上,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能力目标  �牐犕ü�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牐犕ü�有关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了解学科间相关知识的联系。  情感目标  �牐犕ü�本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牐犕
  • 氧化还原

    氧化还原

      一、教材特点(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  氧化还原反应像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内容一样,历来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的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互依存
  •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

      教学内容  元素周期律  教  学  目  标  知识  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能力  通过元素周期律的推出及运用,初步培养学生抽象归纳以及演绎推理能力;在学习中提高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德育  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从大量的事实和资料中分析总结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宏观与微观相互转化等科学抽象方法。  教学重点  原子的核外
  • 高一化学第四章《碱金属》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第四章《碱金属》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钠  一、碱金属 :锂、钠、钾、铷、铯、钫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都只有一个电子,由于它们的氧化物溶解于水都是强碱,所以称这一族元素叫做碱金属。  二、钠的物理性质:钠质软,呈银白色,密度比水小,熔点低,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三、钠的化学性质  1、 与非金属反应  4na+o2====2na2o (na2o不稳定)  2na+o2====na2o2 (na2o2稳定)  2na+cl2===2nacl  2na+s====na2s ( 发生爆炸)  2、与化合物反应  2na+2h2o=
Top